作為水質監測的關鍵指標,氨氮含量的準確測定至關重要。然而,許多用戶在使用氨氮檢測儀(尤其是電極法或比色法儀器)時,都遇到過令人頭疼的“讀數漂移”問題——儀器顯示值不穩定、持續緩慢上升或下降,無法得到可靠結果。這不僅影響檢測效率,更可能導致誤判水質狀況。別擔心!本文總結了氨氮檢測儀出現讀數漂移時,7種最常見的原因及對應的故障排除方法,助您快速定位問題,恢復儀器精準測量。 故障現象確認: 讀數在短時間內(幾分鐘內)持續緩慢變化(上升或下降),無法穩定在一個固定值附近。即使使用標準溶液校準后,漂移現象依然存在。 7大常見原因及排除方法: 1、樣杯/比色皿清潔度不足 原因: 殘留的污染物(如油脂、有機物、上次測試的樣品、清潔劑殘留)會干擾化學反應或光學測量,導致信號不穩定。 解決方法: 徹底清洗樣杯或比色皿!使用實驗室專用清洗劑(或稀釋的酸/堿),用軟毛刷刷洗內壁,并用大量純水(如蒸餾水、去離子水)反復沖洗干凈。清洗后倒置晾干或用無塵紙擦干。每次測試前都確保其潔凈透明。 2、參比電極問題(電極法常見) 原因: 參比電極內部的電解液耗盡、污染、出現結晶堵塞液接界(多孔陶瓷芯),或液接界被樣品中的油脂/顆粒堵塞,導致參比電位不穩定,是漂移的主要原因之一。 解決方法: 檢查并補充參比電極內充液至規定液位。用軟毛刷蘸純水輕輕刷洗,或在溫水中浸泡。嚴重堵塞可嘗試專用電極清潔液。確認電極填充液與樣品兼容(如高氯樣品需用雙鹽橋電極)。若電極老化嚴重(如超過1-2年或使用頻繁),考慮更換新電極。 3、測量電極(氨氣敏電極)膜頭問題(電極法常見) 原因:電極前端的敏感膜(透氣膜)破損、污染、干燥或老化,導致響應變慢、不穩定甚至失效。 解決方法: 檢查膜頭是否完好無損、無污漬。輕微污染可用純水沖洗。確認內充液(通常是NH4Cl溶液)充足且未過期。長期不用時,按說明書要求正確保存電極(通常需套上保護帽并保持濕潤)。如果清潔無效或電極使用時間過長(通常膜頭壽命6個月至1年),更換新的電極膜頭組件。 4、樣品溫度波動過大(電極法&比色法都需注意) 原因: 氨氮檢測(尤其是電極法)對溫度非常敏感。樣品溫度與校準溶液溫度差異過大,或測試過程中樣品溫度發生明顯變化(如環境溫度影響),都會導致明顯的讀數漂移。 解決方法: 恒溫!確保校準溶液和待測樣品處于相同的溫度(通常要求±1°C以內)。使用恒溫水浴或帶溫度補償功能的儀器。讓樣品在測試環境中靜置一段時間,使其溫度與環境/儀器一致。在儀器設置中正確輸入或啟用溫度補償功能。 5、攪拌不均勻或不穩定(電極法關鍵) 原因:電極法測量需要穩定、適中的攪拌速度。攪拌不足會導致電極表面離子擴散不均,響應慢且漂移;攪拌過快可能產生氣泡干擾或損壞電極。 解決方法: 使用磁力攪拌器并確保轉速穩定、適中(通常能看到輕微漩渦即可,避免劇烈飛濺)。檢查攪拌子是否正常工作,位置是否合適(避免碰撞電極)。確保樣品量足夠覆蓋電極感應部位和攪拌子。 6、校準溶液問題或校準操作不當 原因: 使用了過期、污染或配制不準確的校準溶液(特別是低濃度點);校準時電極未充分穩定就讀數;校準順序錯誤(如從高濃度到低濃度)。 解決方法: 使用新鮮、準確配制的標準溶液,并妥善保存。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進行校準操作:確保每個校準點讀數完全穩定后再確認;通常按濃度從低到高的順序進行。校準時,確保電極清潔并浸沒到正確深度,攪拌條件與樣品測試時一致。 7、儀器接地不良或電磁干擾 原因: 儀器電源接地不可靠,或附近存在強電磁干擾源(如大型電機、變頻設備、無線設備),可能導致信號不穩定。 解決方法: 確認儀器電源插頭可靠接地。嘗試將儀器移動到遠離潛在干擾源的位置。檢查連接線纜是否完好,接頭是否插緊。 氨氮檢測儀讀數漂移是一個常見但通常可解決的問題。按照上述7點逐一排查,從最簡單的清潔、溫度、攪拌開始,再到電極狀態、校準過程和電源環境,大部分問題都能迎刃而解。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——規范操作、及時清潔、定期維護(更換耗材如膜頭、內充液)、正確保存,能有效預防漂移的發生。
本文連接: http://www.prxg.cn/newss-3370.html
|